第487章 太阳病篇上,完(2 / 2)

住及胃气虚冷痢。

《新修本草》:白术利小便,及用苦酒渍之,用拭面芸蒝,极效。

........

这对于以官方教材为主的学院派,是个冲击三观的行为。

官方教材自有考量,为了方便教学,所以需要标准化。

然而,白纸黑字写的东西,是让你学习的,不是让你迷信的。

真理写不到纸上,都是人写的东西,所以写下来的东西当不了真理。

加了茯苓白术就能利小便,治疗水肿,所以白术就是利水的,就这么简单,至于说是健脾燥的湿,或者是补气利的水,搞那些文字游戏干嘛。

这就是吉益东洞的《药征》来源。

主利水也,故能治小便自利,不利,旁治身烦疼,痰饮失精,眩冒下利喜唾。——吉益东洞《药征》。

日本古方派始祖吉益东洞极其讨厌“阴阳医”,他的《药征》就是单记功效,而《聚类方》也是根据治疗分类收录,这也是汉方医学后来发展的特点。

所以一个中医初学者不会加减方子,选好了方子,怎么加药呢?就这样加:你遇到了一个患者,他水肿,那你就可以加白术、茯苓。

不仅仅是《伤寒论》里这个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而是白术、茯苓这两味药的组合,就是用来利水的。

为什么大家都是中医,有些中医开的方子就有效,有些中医开的就没效呢?

抓住主要症状呀!

有些中医,尤其是新手,辨证辨着辨着就歪楼了!思想越来越发散,在哪里阴阳气血的分析一大堆,道理一套一套的越来越合理,症状越来越远,这样开出来的药,喝了有没有效那才真的要看运气。

“太阳病上篇的结束,举出一例,其为伤寒而疑似桂枝汤证者,误予桂枝汤,变为甘草干姜汤证、芍药甘草汤证,再一变,一为阳实证,成为承气汤证,另为厥阴病,陷入四逆汤证,展示了伤寒重证,由于些许的误治而引起无端变化的所以然。”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太阳病篇上,完。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