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溯到三十多年前,一个男孩在颍川郡的纶氏县呱呱坠地。
这个男孩的父亲是纶氏县的县尉,叫作董君雅,是陇西郡临洮县人。
原本董君雅的家族也算是临洮县的土豪,称得上是一方豪强。也正因如此,董君雅才得以入仕,做了个内地的小吏。
虽说县尉在整个大汉的官僚体制下根本就不算官,但是对于穷乡僻壤出身的董家来说,也算得上光耀门楣了。
更何况东汉的上层官僚早就已经被内地的世家大族把持了,基本都是像袁家这种四世三公的情况。所以,像董家这种比寒门稍微强一些的地方豪强,能做到内地的小吏就已经是极限了。
好在颍川郡可是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的确是“往来无白丁”。因此虽说不上结识,但也让董君雅长了不少见识。
可长见识了也没什么用,因为身份阶层的壁垒是难以逾越的。豪强再强,也强不过世家、皇族、外戚、宦官。
董君雅在任上熬了几年之后,也熬不出个出头之日,所以也是整日闷闷不乐。
他时常想,作为董仲舒的后代,为什么自己却只配做个小吏呢?莫非是自己的小宇宙燃烧的不够?
时不时的,他还会怀念黄土高坡上的风,还有年轻时在陇西鲜衣怒马,纵马豪情的日子。
可这些早已经成了过往云烟,眼下只剩下了郁郁不得志的嗟叹。
而直到今日这个儿子的出生,才多少带给了董君雅一些喜悦。
他给这个儿子取名董卓,表字仲颍,以表明这是自己在颍川郡任职时生下的孩子,排行家中老二。
又过了些时日,平凡的生活依旧。颍川郡这个地方又处于帝国的脏腑,董君雅作为县尉除了平日里抓抓贼,也难有领兵讨贼,建功立业的机会。
而且就算真的让董君雅去管那些大案子,他也管不了。因为十件大案,九件背后都有大人物的背景。
那些案子不是什么世家公子强抢民女,就是宦官子弟欺行霸市,再要么就是外戚又巧取豪夺田地而出了人命。哪个都是董君雅不敢碰,碰不得的。
这也就让他这些日子除了又生了个儿子之外,政绩上毫无建树,这日子也就过得寡淡无味,实在也是闲得蛋疼。
而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成就感的缺失,也意味着没有了工作的动力。
于是,一天晚上,董君雅和妻子提起了要辞官回老家的事情。
“孩子他娘,这县尉俺不想干了。小案子,没功劳,大案子咱又管不了。一天到晚都要在鸡蛋上跳舞,生怕一不小心就得罪了哪个大人物。这日子,太难了。”
董妻子说:“当家的,既然你这么说了,那这县尉不做便不做了。只是,没了俸禄,咱家以后吃啥?”
董君雅说道:“咱家不还有些积蓄吗?
况且,只要回了老家,咱家里还有房子,族中也自然会有接济,饿不着咱。
而且陇西的地便宜,还有许多羌人可以做劳力。到时候买下几亩地,招揽几个羌人做佃户,日子怎么也比在这里舒坦。”
见董君雅心中已经有了算计,董妻也就安心了。
“既然当家的你已经都想好了,那咱们何时动身啊?”
董君雅回答说:“等我这些日递了辞呈,交接了差事咱就开始准备。”
董妻默默地点了点头,继续做手里的针线活。她抬头看着三个活蹦乱跳的儿子,心中也不知是在思量着什么。
几天后,董君雅一家做好了准备,便动身离开了颍川郡,返回老家陇西郡临洮县。
或许是小孩子更容易适应新环境,回到了老家的董卓三兄弟很快便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之中。加上家境不错,年纪轻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