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剑指河东,战前准备(1 / 2)

公元244年7月,蜀军新安大营,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近日,一封封密报如雪花般飞来,让他得知了一个令人振奋又需谨慎应对的消息:魏国与吴国,这两个曾经与蜀国并立争雄的强国,不约而同地开始借鉴《蜀国改革十年记》中的治国理念与策略,积极推行改革,意图借此增强国力,重振雄风。

王志伟从战略高度出发,审视蜀国当前的处境与未来发展的需求,思考应对之策。

虽然蜀国经过改革后国力日盛,但面对魏、吴两国的虎视眈眈,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与进取之心。河东郡作为战略要地,其得失直接关系到蜀国的疆域扩张与战略安全,进军河东郡是势在必行之举。

王志伟意识到,这是蜀军乘胜追击,推进蜀国发展与扩张的好时机。他当即下令,召集所有将领及重要谋士,于新安大营的议事厅内紧急集会。

随着一声声雄浑的号角,将领们纷纷身着铠甲,精神抖擞地步入议事厅。厅内烛火通明,气氛凝重而热烈。

王志伟步入厅中,目光扫过每一位将领的脸庞,沉声道:“诸位,近日来,我们得到了一个重要情报,魏、吴两国正在深入研读《蜀国改革十年记》,并尝试将其中的智慧应用于自身改革之中。这无疑是对我们蜀国智慧与成就的认可,但同时也提醒我们,竞争与挑战从未远离。”

“诸位将军,蜀国自改革以来,上下一心,励精图治,国力日盛,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此皆我辈共同努力之果。然则,盛世之下,亦需居安思危,魏国窥伺已久,见我国力强盛,纷纷效仿,意图追赶乃至超越。此等形势,要求我们不可有丝毫自满与懈怠!”

王志伟的话语中透露出强烈的危机感与使命感,他的话语如同战鼓,激励着每一位将领的心弦。

他缓步走下高台,来到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前,手指轻轻划过地图上的平陆、大阳、芮城三地。

“看这里,平陆、大阳、芮城,三城互为犄角,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乃我军北上之坚实后盾。我们不仅要守好这片土地,更要以此为跳板,准备向河东郡发起攻势。河东郡,物产丰饶,人口众多,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一旦得手,不仅可大大拓展我蜀国疆域,更能在战略上形成对魏、吴两国的钳制之势,巩固我蜀国在三国鼎立中的优势地位!”

此言一出,将领们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如同潮水般汹涌澎湃。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与期待,这不仅仅是一场战役的规划,更是蜀国未来命运的一次重要抉择。

“丞相所言极是,我们绝不能坐视魏、吴两国的追赶而无动于衷。我建议,我们可以先以精锐骑兵为先锋,快速穿越敌境,直取河东郡的门户之地,为后续大军开路。”张如飞率先发言,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自信与果敢。

“此计虽勇,但风险亦大。”王平将军沉吟片刻,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敌军若是在门户之地设下重兵,我骑兵孤军深入,恐难全身而退。不若我们分兵两路,一路正面吸引敌军注意,另一路则绕道突袭,打他个措手不及。”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更多将领的共鸣。他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种分兵合击的策略。

然而,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分兵虽好,但兵力分散,若敌军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我们又当如何应对?”赵统提出了质疑,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睿智的思考。

王志伟站在一旁,耐心倾听着每一位将领的发言。他时而点头赞许,认可他们提出的合理之处;时而眉头紧锁,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质疑。一场成功的战役,离不开周密的计划与精心的布局。

“诸位将军所言皆有道理,但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战术上的得失,更要从战略高度出发,全面衡量这场战役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