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明的海外开发计划与全新书院体系挂钩,同时将新的国考提上日程。
这无疑是捆绑销售。
朱由校很清楚,张好古提出来的全新书院体系和国考意味着什么,那会彻底摧毁现有的科考体系和儒生根基。
但对大明来说,尤其是对朱由校来说,这是好事。
反正大明的科举已经停了,眼下只有大同书院的士子能有做官的机会,天下读书人只要不傻的都清楚,随着朝廷的力量越来越强,他们压根没有反抗的能力。
如今大同书院开始遍地开花,最好的证明。
但光有大同书院不够,传统的大同书院太笼统了,朝廷需要更多的人才,需要更多的士子,需要各行各业的英才,需要一个建立在新政之上,全新的考举体系。
这就是张好古提出来的大明九年教育体系与国考计划。
其中,大明九年教育体系是将大同书院分级,以基础的农庄学塾开始,设立小学、中学。
其中基础的农庄学塾免费,孩童六岁便可进入启蒙学习,这是三年教育,三年农庄学塾上完,孩童就九岁了,这个时候便可以进入县镇的小学,进行为期六年的小学学习。
小学的学习孩童需要负担书本费和自备饭食,这些对如今的大明百姓来说,还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而百姓们也绝对不会错过让自家娃娃有出息的机会。
等小学学完,孩童十五岁,这个时候掌握了读书识字,有了一定教育基础的孩子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读中学或者职业学院,选择继续进修还是学一门尽技术。
而这一步,那可就要真正收费了。毕竟维持大明实行九年教育,每年支出的钱财都是一个惊人数字,而且这个九年教育还需要分批实行,即便是北方都需要根据各省情况执行,遑论大明全国了。
而无论是读中学继续进修还是读职业学院,都是给朝廷培养真正的人才。
职业学院和中学都是四年;职业学院出来的就是掌握一-门热门技术,是朝廷和民间都需要的专业人才;而能读中学的,那么就拥有了参加国考的机会,国考的要求,就是拥有中学水平,年满十八岁。
而在中学之上,朝廷会以大明之力,设立几所大学,来传授大明最高等的学问知识,大学出来的,必定是大明真正的宝贝,无论是农业、格物、机械、水利还是其他,培养出来的都是国家栋梁,是未来朝廷的人才。
这个计划必然会引起天下震动,但是辅以海外开拓计划,那么没人会反对。
无论是大明的富商还是百姓,都不会反对朝廷这明显的惠及天下的计划,而士绅如今也适应了大明的诸多改变,不会做出不理智的事;至于官宦,开玩笑,他们就在这个体制之中,如今遍及各地的新党巴不得赶紧推行这个计划,好把那些老人给清理出去。
唯一可能激烈反对的,大概还不是东林党人,有可能是朱由校那个倒霉弟弟朱由检。
不过区区信王朱由检能做什么?
朱由校满意的笑了:「师父的想法,朕深以为然,就这么办吧,内阁先通个气,然后朔望朝上走个过场。」
张好古笑道:「臣领旨。」
等张好古走后,朱由校脸上还带着笑,他看向自己桌子上摆着的那个粗陋泥塑,轻声问道:「王体乾,你怎么看师父啊?「
王体乾愣了愣:「张师傅之才识眼界,惊艳绝伦,古今罕见,有张师傅,是大明之福。」
朱由校笑道:「是啊,民间都这么说,觉得师父是大明第二个于少保,第二个张太岳,但在朕看来啊,师父比于少保和张太岳厉害多了,师父的眼界、能力、手腕和威望都比他们厉害。
小心翼翼的将泥塑放在掌中,朱由校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