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活擒年羹尧(3 / 3)

骗了康熙 大司空 3339 字 3个月前

定了四川,大清朝的江山社稷,落入佟家之手,已经没有了任何悬念。

大江南北的各省官员们,全都剪了辫子。

就算是这些人,不可能忠诚于玉柱,但是,有一点是确信的,他们再无忠于清室的可能性。

连辫子都剪了,满洲人还怎么信任他们呢?

打铁还须趁热!

借着两次大捷的东风,玉柱正式发布了王谕,武昌府定为南都。

自古以来,迁都之事,只要事先漏了风,就会被吵黄了,无一例外。

当年,赵匡胤就非常想迁都去洛阳。但是,风声留出去之后,以赵光义为首的群臣们,绝大部分都持反对的意见。

实话说,汴河根本无力承载过大的漕运压力。洛阳就在黄河边上,不仅漕运无忧,而且还有险可守。

但是,迁都这种事情,往往损害的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

因为啥呢?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丢了实权的武将们,以及新提拔的文臣们,纷纷在开封府附近,广置良田,广修豪宅。

这种时候的迁都,就等于是让权贵集团,集体割肉啊!

玉柱就不同了,他故意选在开国之前,就定下了南都,根子问题就一个:必须趁新军内部,大大小小的军头们,在京城的利益还不大之时,抢先把都城给迁了。

等新军的军官们,在京城里,编织起了严密的关系网和利益网,再想迁都的话,几乎就不可能了。

而且,迁都之事,必须在玉柱的手里完成。

玉柱都无法顺利的迁都,就别提他的子孙们了。

想想看,以开国太祖、新军的缔造者兼讲武堂山长之威,尚且无法迁都,玉柱的继承人,只怕是连提都不敢提了。

江汉平原的地形,四通八达,无险可守,并不适合古代的建都。

但是,进入近代之后,随着火器技术的迅猛发展,水运便利,并且陆路交通发达,反而成了巨大的优势。

比如说,德国的柏林和法国的巴黎,都和武昌府的状况,大致相仿。

尤其是巴黎的塞纳河,经常爆发水患。

1910年,巴黎的塞纳河突发世纪大洪水,阿尔玛桥下的轻步兵雕像已被水淹至脖项,成为当时巴黎人竞相参观的独特景观。

不可能有洪水,就放弃了河运之利,那是削足适履的蠢行!

求保底月票,今天争取四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