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 有失公正(1 / 3)

留给歌手的音轨越多,容错率也就越高,录音的时候可以录十几遍,把他们都铺上去,根据质量分别节选加工,比如第一遍头两句唱的好,第二遍副歌唱的好,就可以把最优秀的地方组合在一起,祛除瑕疵。

另一方面,之所以做歌手门槛变低了,也可以说是拜技术发展所赐,他们有了茫茫多的音轨可以挥霍,外加优秀的后期软件,妙手回春的调音大佬,什么样的歌声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但就算西湖先生是个调音大佬,只留给歌手三个音轨还是太拮据了。

吕健可不是小打小闹的玩耍,是要唱片级品质的。

“我们这个,还比较简陋,总共就12轨。”西湖先生翘着二郎腿摇着折扇,“第一版已经算好的了,留了3轨,第二版只剩下一轨,歌手必须一次成!”

“可她的唱功,怎么也要七八轨才稳啊……”吕健又想起了国际歌。

“你是不知道原来,都是模拟工作站,留给歌手的最多两轨,而且胶带那东西,没法抹,唱出来什么就是什么。”西湖先生抿嘴道,“那会儿的歌手才叫歌手,一两次之内必须成!而且那会儿的录音师也狠,就现场听着现场调,就一次机会,修音一点也不能差!”

西湖先生抱怨的事情其实跟摄影很像。

机械摄影的时代,摄影师需要熟练的掌握光圈、焦距、曝光和快门技巧,而且在拍照时是看不到照片效果的,纯凭技艺。

而在录音棚里,录音师就相当于摄影师,只是他们的处理对象从图像变成了声音,录音师手上的调音台就是照相机的光圈和快门,现场录音效果究竟如何,同样全凭技艺。

后来随着数码相机和图像处理技术的普及,摄影师们逐渐将更多的功夫下在了后期处理上,摄像师这门手艺不再那么高不可攀,随便谁在软件内加个滤镜就能做出相同的效果,之后的事情就更夸张了,可瘦身,能磨皮,单眼皮变双眼皮,后期处理的威力近乎无穷。

而在录音棚内,负责后期处理的则是混音师,他们将许多条音轨糅合在一起,让本来相互独立的声音融成一体,然后再根据曲风微调音效,最终制成母带。

在实际创作中,录音师与混音师通常由同一人兼任,不仅是因为技术相通,更因为录音师最清楚哪里好哪里不好,在做混音工作的时候事半功倍。

只是……这个录音棚的质量比看上去更差,12音轨实在是捉襟见肘,堪比上个世纪了,这大大的制约了歌曲的能量密度。

除此之外,还有最致命的一点,吕健在听第一版配乐时就发现了。

“小提琴声音是电子合成的吧?”吕健重又坐了下来,他早注意到录音棚内根本没有那么多乐器,配乐中小提琴的质感很硬,电子感太强,一定是假的了。

“那太明显了。”西湖先生点头道,“咱们的录音棚太普通了,只有吉他和键盘,说真的那把吉他也不太行,有更好的乐器我保证效果更佳。”

吕健抬头看着天花板:“不行我就出去想办法了,出去租个棚,找几个演奏家,那个配乐……八万块大概能搞定吧,不过我们也就剩下十万多了。”

他说着转望中年人:“你能出去帮忙做录音么?”

中年人无辜的摇了摇头。

吕健皱眉喃语道:“用这么多资金砸这一首歌,剩下的现金流太少了,我怕时间不够回本。”

“可要就用这套设备——”西湖先生四望道,“又感觉太亵渎这个首歌了,品质太差的话,容易搞砸。”

吕健揉着额头拿起手机。

录音棚升级需要1000金币,可余额只有700了。

这是个衡量音乐品质的硬指标,在硬件上输了就太痛苦了。

不氪金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