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当演员屈才了。
就凭拿捏人心的手腕儿,不往导演方向发展发展,浪费了这个天赋啊!
哔!
收到来自柳云的惊艳值,12点!
听到耳旁又一声系统轻鸣,李有志哈哈一笑。
小操作,上不了台面,上不了台面哈哈哈哈叉腰!
……
作为剧本编剧,李有志和柳云一起,参考着陈莹几个的意见,将几个人所饰演的角色进行一番调整。
修改的篇幅不大,主要是对角色的细节,增添了部分几个搭配对各自角色的理解。
在剧组,改剧本其实是分为两种情况的;
最普遍的是大牌演员非得给自己加戏,就比如某些小鲜肉,在进组的时候他自己是带着私人编剧的。
这种情况改剧本改的是什么?
是瞎几把改!
把角色人设肆意扩充,或者是增添一些利于小鲜肉形象传播的场景。最简单的例子;就比如按照剧情,小鲜肉和同伴远游住店。
如果按照正常剧本也就是几个镜头能说清楚的事儿,但是如果小鲜肉想要展现一下自己的柔美,可能就会给这段剧情安排几组花瓣沐浴的镜头。
这种改动对于剧情的推进和人物的塑造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和提成,而且对于整个故事的流畅性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任何智商高于65的导演,遇见这种情况心里肯定都会骂娘。
但是另一种情况,就是演员把角色钻进去了,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为这个角色增添一些细节。
像陈莹和徐凯乐几个要求的改动,就是这种。
通过根据对角色的理解,以及在心中建设的角色形象,给角色增加一些东西,来提升这个角色的可信度和特征。
这种改戏,任何一个智商高于100的导演,都会欣然应允。
为啥?
这才特么是真正搞艺术创作的态度啊!
片场。
“陈莹老师,入镜。《亲爱的》第六场,第一镜,寻子群聚会,失孤母亲分享心路历程,一遍,开始!”
“时间长了我就发现,我这眼睛好像有特异功能。怎么说呐,就是,只要我这么一看,这条街上有多少个小孩,男孩女孩,长什么样,是不是我儿子,我一看一个准儿!”
和柳云一起站在监控器后面,看着镜头前陈莹用那种很快,很果断,但明显精神似乎不太正常的口吻说着台词,李有志和和柳云相视一笑。
陈莹饰演的这个角色,是一个很普通的失孤母亲,按照剧本人物设定,这个母亲常年寻找儿子已经魔怔,有点精神分裂的前兆。
角色的戏份不多,但是此时陈莹表现出来的镜头质感,却已经超越了这个角色在剧本上的构划!
那种目光中的自己给自己打鸡血亢奋,似乎不断进行自我暗示自我催眠般,介于清醒与不清醒之间的混沌,在镜头下表现的淋漓尽致。
有一种……被撕裂的美感。
“然后我每天就一条街一条街的找,我就刷刷刷刷的看呐,哈哈……”
这种自我催眠式的坚决,很快就被一种突然袭来的情绪给抵消了下去。
笑着笑着,她的眼圈就红了起来。
“然后……他们就非说我疯了,要把我送到医院。我自己知道我没疯啊,我那是装疯的!我只有这样,我才能坚持住,我才告诉他们我没有放弃!我一定会找到我儿子的!必须的!加油!哈……”
片场旁边。
看着坐在镜头前笑着又哭着,给自己打气催眠的陈莹,一群在场边观摩的寻亲家长,发出了阵阵隐忍的啜泣。
啪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