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就在二月初,太子突然向朝廷上书,为了缓解朝廷的财政困难,太子请求朝廷开放捐监。
所谓的捐监,就是允许普通百姓向朝廷捐钱,然后就能获得一个国子监的监生资格。
按照东宫的奏折,国子监人数最多的时候就是上皇的开元年间,那时候整个国子监足足有上千名的监生在国子监读书。
但是现在国子监只有百余学子在读书,国子监完可以容纳更多的学生。
按照太子的奏章,每一个监生名额定价五十旦粮食,也可以用相应米价的钱来捐这个监生的名额。
如今一旦粮食的价格差不多是五百钱,按照这个钱粮换算的话,捐一个监生的资格差不多是两万五千钱。
而一个普通七品官员的定俸是两千钱,按照这个算法只需要一个捐监的钱,朝廷就能够给一个七品官员发一年的俸禄。
这个奏章很快得到了朝廷上下的讨论,虽然目前皇帝和宰相对于捐监这件事都一言不发,但是朝廷上下已经因为这件事讨论起来了。
第一个对这件事表示反对的,竟然是主管国家财政的度支郎第五琦。
第五琦向朝廷上书,认为朝廷开放捐监,是对于朝廷制度的破坏,这些监生虽然不能直接入朝为官,但是依然会对朝廷的选官制度造成巨大的破坏。
而国子监原本是朝廷培养官员的地方,虽然因为朝廷的科举制度,导致如今国子监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但是只要通过上三舍的国子监内部考试,依然是可以获得授官资格的。
这样出售监生的资格,也会让大量不具有能力的人混入国子监,甚至侥幸通过国子监的考试而得到了朝廷的职位,那这些花钱买了监生资格的人,自然会想办法将投入的钱再赚回来。
很显然第五琦这个反对也是有道理的,作为掌管度支的官员,而且大家都说他是太子一党,现在却旗帜鲜明的反对捐监的政策。
不过比起第五琦的反对,东宫这边支持的声音更大。
朝廷如今连官员俸禄都快要发不起了,更不要说还要维持朝廷开支,这些都是不小的费用。
眼看着河南道的安庆绪闹得越来越厉害,河东的史思明父子也公开旗帜反唐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漕运才能恢复正常。
朝廷这时候不开放捐监,什么时候才能补发官员的俸禄呢?难不成以后还要拖延士兵的军饷吗?
太子的这个办法虽然也有弊端,但是一个监生的资格还是能够让长安甚至关中的富人掏钱的,有了这么一大笔的钱补充进国库,就可以缓解现在朝廷的财政困难。
而且对于朝廷来说,国子监的校舍是现成的,也不需要再修建更多的校舍,甚至对于很多富人来说,一个监生的身份并不是为了去国子监读书,只是需要这么一个读书人的身份罢了,完可以不去国子监读书。
作为御史,捐监这件事自然也在御史台激烈的讨论了一番。
韦应物倒是认为开放捐监并不会影响朝廷,反正国子监如今大部分的校舍也都是空着的,反而可以解决朝廷拖欠官员俸禄的问题。
但是今天提到这件事,顾况依然是激烈的反对,顾况说道:
“国子监虽然现在衰败了,但是在国初也是很多名大臣的入仕之路,今天朝廷能为了钱出售监生资格,明天也可能为了钱出售朝廷的职位,这样的风气是绝对不能开的!”
韦应物叹息说道:“可是朝廷已经困难到这个地步,都快要发不起官员俸禄了,你我都知道如今在京官员的惨状了,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顾况说道:“义博兄,你最近去过状元公的万年县吗?”
韦应物摇了摇头,自从上一次上元灯会之后,韦应物知道王成伟公务繁忙,就没有再去打扰王成伟。
顾况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