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方国寿均汉代政治之得失(2 / 3)

方国寿又说道:“轮台县最着名的地方,就是汉武帝的一篇《轮台诏》。”

李炎的也听过轮台诏的名声,他惊奇的说道:“难道汉武帝也来过轮台?”

方国寿笑着说道:“汉武帝一辈子没有来过轮台,轮台诏之所以叫轮台诏,是因为这篇诏书是讨论轮台驻军问题的,所以才得了这个名字。”

“原来如此,这轮台诏书是汉武帝的罪己诏吗?”

在后世网络上,《轮台诏》又叫《轮台罪己诏》,认为是汉武帝对自己执政时期政策的反思,也是改变汉代对外政策的重要诏书。

从武帝之后,汉代由攻转守,逐渐停止了对外扩张。

方国寿说道:“轮台罪己诏的说法,最早是班固提出的,不过臣倒是以为,轮台诏只是讨论边军和屯田政策的诏书,还谈不上什么罪己诏。”

“边军和屯田政策,汉武帝讨论了什么?”李炎立刻来了兴趣,对于汉武帝这位雄才伟略的帝皇,和他的祖宗李世民并称为历史上着名明君的皇帝,他对于边疆政策的讨论,肯定也能对李炎有所启发。

方国寿说道:“汉承秦制,和秦代一样都是大军团的禁卫军制度。”

“汉代的禁卫军,都是京畿、三辅和扶风的良家子,每次汉朝征发士兵,都要从这里抽调人口。”

“禁卫军的制度有很多好处,对帝国足够的忠诚,军纪也要比边军要好,战斗力更加的强大,所以汉武帝对匈奴的作战,取得了很大的战果。”

李炎点点头,大唐战斗最强的军队,也曾经是两京和京畿道的府兵,南北衙的禁兵也曾经是大唐对外征战的主力。

但是到了武周朝时期,府兵制度破坏,大唐内重外轻的禁卫军制度也逐步瓦解。

等到安史之乱的时候,近卫军的都没有和安禄山叛军战斗的勇气,必须要调集边镇的军队才能平叛。

方国寿话锋一转说道:“但是使用禁卫军作战也有一个缺点,这些禁卫军都是京师附近的百姓,长期作战必然思乡心切,武帝时期的长期对外作战,也让百姓承担了极其严重的负担,也对帝国的财政产生了巨大的负担。”

李炎点点头,养兵是很贵的,但是和打仗比起来,养兵这点钱又不算什么。

士兵出征在外,战马需要补充,武器需要维修,人需要吃饭,马需要吃草,而将这些物资送到前线,更是需要花费无数的人力。

在这个后勤保证没有摩托车汽车的年代,民夫的数量两倍于正规军,这也是常有的事情。

李炎问道:“那汉代是如何解决边患问题的呢?”

杨炎竖起耳朵,这种对答可是非常宝贵的,对前面朝代的历史总结,非学术大家饱学鸿儒不能为之。

看这个方国寿年纪不大,但是见解如此深刻,杨炎更是确定了建宁王麾下人才济济!

方国寿说道:“汉初的两位大臣,晁错和贾谊提出了一个方桉。”

晁错,贾谊?

李炎只知道晁错是汉景帝时期的大臣,七国之乱打出的口号是“诛晁错,清君侧”,这是一名力主削藩的大臣。

而贾谊则是一首学生时代的诗,“屈贾谊于长沙”,除此之外李炎对这两人没有什么了解。

方国寿说道:“晁错和贾谊,都是汉初名臣,他们对于汉代政策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不说这个了,他们两人的方法是‘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

“武帝时期,就已经任由很多内附的胡人部落,帮助汉代守卫边疆了。通过分化拉拢和利诱的方法,分裂这些胡人部落,再将他们迁为汉代的藩属国,用这些异族来对付异族,稳定边关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