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被限制了(1 / 4)

< 阳城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生产力。而不同的生产力,往往又需要不同的生产关系。如果强行无视生产力,搞一些跨越千年甚至更多时间的制度,那么这些原本看似很好的制度,会瞬间变成害人的政令。

比如,在封建时代,到底能否直接实现大跨越,跑步进入教科书之上书写的未来?

关于这一点,很多社会学家都做过实验。

当然,他们都是在虚界做的,做完之后写出了一片又一片论文。虽然大多数的论文质量也就那样,但也有少数学者写出了一份又一份雄文。

就像此刻,一篇论文就摆在熊岩的面前。

这篇论文很长,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否则看都看不懂。属于那种典型的,分开之后每个字都看得懂,但连在一起就让人迷糊。实际上,很多哲学、政治、经济学、金融学的论文,都具备类似的性质。

这篇论文的胆子很大,开篇就说给老百姓分田,实际上并不能让老百姓致富。

当然,这一点全华夏的人都知道。毕竟,过去几十年的历史明晃晃的摆在那里,要不是在农村实在是没有出路,哪里会有那么多的农民工呢?

接着,这篇论文又从各个角度论证了农民工这个群体,最终得出结论,这个群体的贡献远大于该群体的付出,他们的付出比起回报要多出太多太多。

看到这里,熊岩也不以为意。因为截止到这里,论文之中的内容都是已经有了的。没啥新意,至于相关问题一直都存在。

只不过有的城市会正视这些问题,有的城市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正视这些问题。

发现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解决。

就像过去的房地产一样,灵气复苏之前,几乎随便一个年轻人都能说出房地产的几大缺点,各种缺陷、不足之处,几乎是人人都能说上几句。

但是,房地产行业也有优点不是?

大夏能那么快的实现现代化,靠的不就是通过房地产筹集到了天量的资金,然后再把这些资金投入到基建、民生行业之中。

只不过,任何政策都有利有弊。有时候是利大于弊,有时候是弊大于利。如今,恰好到了弊大于利的时候。

所以,前面这部分论述缺点的,并不重要。很多时候执政者不是不知道缺点,而是必须顾全大局,这就是相忍为国的道理。当然,在必要的时候,为了发展为了大局,牺牲了一部分群体的利益,那么在未来发达之后,也应该补回来才是。否则,带着一头羊往死里薅,也太欺负人了。

看着看着,熊岩就忍不住眨了眨眼睛。

论文的最后,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作者建议,趁着如今大夏有钱,直接大规模赎买土地,给土地定一个比较高的价格,让农民以土地入股,同时保留农民对土地的分红权。

数日后,这份论文被公之于众。

虽然灵气复苏之后,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大新闻。但这种事关土地分配的大事儿,还是一下子就吸引了全民的注意力。

“我觉得这是好事儿,如今不是经常出现各种野兽伤人的事儿吗?趁机把村子里的土地全部回收,然后让村子里的百姓居住在镇上或者县城,或者干脆直接趁机进行大规模移民,把他们转移到大西北去。这样,村民们的安全问题就完美解决。”——御史大夫。

“听起来还行,可是实际上问题很多啊。有那么多房屋安置他们吗?有那么多家具吗?各种准备措施做的怎么样了?如今大夏的城市化也就才百分之六十多,也就是说至少还有四五亿的农民居住在村子里,如今一口气四五亿人进城,这得多么强大的组织能力?这又得新增多少基层管理人员,我们真的做好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