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5章 禀殿下,圣旨到!(1 / 4)

“嘿!”

“倒是有几分胆略。”

几日之后,太子宫,凤凰殿。

看着手中的供书,又抬头看看亲自送来供书的萧何,刘盈的面容之上,竟涌上了些许戏谑。

“萧相以为,若贼此策得行,关中可当大乱?”

就见萧何闻言,只心有余悸的微一点头。

“关中去岁所获之粮,几全掌于关中粮商米贾之手。”

“若此辈手中之粮,果尽沉于泾、渭二水,恐关中今岁,当生粮荒!”

“物价鼎沸、民不聊生,倒还尚在其次;若处置不当,恐纵关中,亦当有军卒哗变、郡县割据之事。”

“又陛下大军在外,月需军粮百万石以输······”

说到这里,萧何终是后怕的松了口气,苦笑着摇了摇头。

“如此看来,家上所言,确有其事。”

“——农者,国本也;粮者,国之重器也。”

“如此重器,实不当为操持末业,行商牟利之辈所掌······”

看着萧何面带苦涩的承认‘粮食不应该掌握在商人手中’,刘盈也是不由摇头一笑。

真实的状况,自然没有萧何所说的那么糟糕。

就说此番,关中粮商由池阳钱氏带头,试图通过‘把粮食全部扔进河里,以造成关中的粮荒’一事,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倒也不是说,汉室对基层的掌控力,已经强大到可以对类似事件,做出快速应急反应的程度,而是对于粮食这种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汉室朝堂,原本就有足够的重视。

秋收前后,粮商前往乡头村尾,挥舞着铜钱从百姓手里买粮食,官府自然是不会管,也管不着。

而对于粮商私自建仓储存粮食,以及将粮食运到市集贩卖,官府更是没理由插手。

无论是买还是卖,只要是钱货两清,童叟无欺的交易,官府也没有插手的理由。

但是,如果有一天,发生某一位粮商,将万石,乃至十万石数量级的粮食运往非市集、粮仓方向,那别说是长安朝堂,亦或是地方官府了,沿途的百姓,就会第一时间去衙门举报。

——粮食,那可是造反必备的物资!

但凡是达到一定数量级的粮食,其动向,必然会受到汉室中央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别说把粮食拿去渭水、泾水沿岸,全扔下去喂鱼了,哪怕是从自家的粮仓里调出五万、十万石粮食,地方官府也必然会上门,发出灵魂拷问。

为啥调这么多粮?

调去哪儿?

给谁?

这些问题,能交代清楚还好,顶多被地方官敲一笔‘孝敬’,就可以收获一句‘下不为例’。

若说不清楚,那,粮食不用说了,自然是没收充公;至于身家性命,那就得看廷尉卿,接到案子时的心情好不好了。

简单来说就是:即便没有萧何(刘盈)所发布的关于禁止商人屯、买、卖粮食的禁令,汉室对粮食的关注度,也已经与后世的某些管制物资相差无二了。

即:你买,可以;

你卖,也可以;

你存,依旧没问题。

但你要是运,你得汇报衙门,得上警局备案,得领导批条子。

在这种情况下,关中粮商一鼓作气,在关中制造粮荒的算盘,就必然不可能打响。

——如今关中,有多少粮食?

都不用说别的,就说如今关中,足足九十余万户、五百余万人口,一年光是吃,粮食消耗量就是一万万石以上!

若是从产出来算,这九十余万户农民,每家百亩田,每亩产粮二石余,关中一年的粮产,更是将近二万万石!

现如今,已是三月将至,开春在及,距离秋收,还有近半年。

就按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