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 大宋朝的野心(1 / 2)

,首字母+点!

感觉味道还不错的赵祯,被这生吃海参给深深地征服了。

这也使他见识了一种新的蘸料,辣根。这味道很像是本土的芥末。黄芥末源产地就是中国,赵祯见识过它的味道。

辣根像芥末却又有它的不同,用来生吃海参,味道绝佳。

后面陆续几道海鲜,味道也是不错。赵祯吃的心满意足,只好暂时决定饶过石小凡这个混蛋。

巨船上的农作物种子已经开始往下运输了,要将这些农作物种子全部运到仓库,然后一起搬到火车上拉到京城。

到了京城以后,再由石小凡的劣徒们弄到城北重新培育改良。只有真正改良后的种子,才可以大面积推广。

一碗红薯粥,还有几个煮熟的马铃薯,这是作为这次船队的收获献给皇帝的。

“去把石小凡叫来吧。”赵祯摆了摆手。

因为用辣椒惹了皇帝,戴罪立功的石小凡端了一盘糖醋鱼就来了“陛下,您尝尝臣的手艺,清蒸鲈鱼。”

赵祯的目光却并没有聚焦在那条鱼上面,他看着碗里的红薯粥“小凡,你说的就是这种东西,将来可以让百姓填饱肚子么?”

石小凡点点头“正是,这红薯耐寒耐旱,贫瘠的土地也能硕果累累。而且此物热量很高,可以果腹充饥。”

赵祯没去问他这所谓的热量很高是什么意思,猜也猜得出来应该是吃了有力气的意思。他用调羹舀了一口,入口软糯香甜,味道是不错。

“嗯,比起粟米杂粮粥强得多了。只是,这个粥也不是很充饥吧。尤其是对于辛苦劳作的百姓而言,饼、馍、米等干粮才是主食。而且红薯较难储存,不便携带。”

红薯是块茎食物,比不上大米饭和面饼馒头之类的东西。赵祯多少有些失望,他又剥了几颗土豆尝了尝,味道也是一般。

“陛下身在宫中不知民间疾苦,就这个东西,百姓能吃饱也是谢天谢地了。若是培育得当,这些东西产量极高,遇到灾年,这些更是救命粮。”

赵祯点了点头“嗯,这个朕知道。你给朕尝过得粟米杂粮粥,朕还记忆犹新呐!”

“其实,其实这红薯还可以做成煎饼。做成煎饼的红薯,就可以和面饼媲美了。”石小凡弱弱的来了一句。

“煎饼?”赵祯有些好奇“煎饼是什么。”

煎饼有悠久的历史。考古陆续发现了一些古代的鏊和铛。有鏊就有煎饼,由饼鏊的产生可以追溯煎饼烙饼的起源。除了距今5000多年的史前陶鏊,还有属于辽、宋、金、西夏和元代的铁鏊和铜鏊,这就说明煎饼的起源,不会晚于距今5000年前。

古代煎饼早先使用的原料,应当是小米,小米杂粮煎饼是古代北方人的常食之一。仰韶人已经创制有陶鏊之类的烹饪器具,后来各时代的饼铛都有出土,也发现有不同时代烙煎饼的壁画多幅,揭示了煎饼在历史上的真实存在。

契丹煎饼在《辽史·礼志六》中可读到“人日,……俗煎饼食于庭中,谓之薰天。”在庭院中煎饼而食,叫作“薰天”,应当是薰走不好的运气吧,在古人眼里煎饼的功力竟有如此之大。

胶东煎饼甲天下,不过那是后来的事了。在大宋朝,宋人将煎饼用于一些特别的节令,如人日、天穿日、乞巧日,煎饼都被派有特别的用场。

而胶州地区,直到明清时期煎饼才真正普及。

石小凡就是在使辽的时候,见到过契丹的汉人用铜鏊烙煎饼,于是他告诉了赵祯“陛下,臣出使契丹的时候,见过辽地的汉人用一种叫做鏊子的东西用粟米烙煎饼。这红薯上磨磨碎,也可以烙成煎饼,而且红薯烙成的煎饼吃了并不会反酸烧心。”

红薯产量极高,可是有一个缺点不能作为主食。因为这玩意儿吃多了往往就会反酸烧心,而烙成煎饼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