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为质,才得以脱身。
一个月后,终被他们找到,又起了冲突,幸得神医孙思邈相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说到此,杨思元竟然落下泪来。其他人一看暗赞不已靠!做戏做全套,你是专业的!
李世民看了魏徴一眼说道“既是如此,此罪亦不成立,不必再议。”
魏徴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话到了嘴边,又突然吞了回去。
有了程咬金和杨思元的有力反驳,长孙无忌、李孝恭等又相继反驳,驳得魏徵等人哑口无言,败下阵来。
有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像李孝恭、长孙无忌、程咬金等重臣都在为杨义辩驳。
他们不知道平灾三策是杨义提出的,若是知的话,他们就了然了。
当众人以为就要散朝时,突闻魏徵一声暴喝“陛下!拒接圣旨,对皇家乃大不敬之罪!皇权的威仪何在?皇帝的威望何在?”
李世民……
众大臣……
拒接圣旨,自古有先例,这确实是挑战皇权最直接的做法,也是最作死之法。古代有名儒、大臣对皇帝的做法有意见,往往会拒接圣旨,比如非常有名的包拯闭门拒圣旨。
皇帝敬畏人言,也不敢拿拒接圣旨之人怎么样,往往是不了了之。而杨义即不是名儒,也不是朝中重臣,他敢拒接圣旨,是谁给了他胆子?
唐朝初期,皇权在某些方面是比较低的,比如皇子想娶五姓女,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他们认为,陇西李并不算关陇豪族的一部分,而认为是胡人的后裔。即使他们成了皇族,五姓女依然对他们不屑一顾,下圣旨赐婚也没用!
现在摆在众人面前的问题是,杨义被定罪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然而,事情往往会出人意料之外,正当李世民被逼到墙角时,一个道士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僵局。
此人便是李淳风,他来到殿中,对李世民打了个稽首礼“臣将仕郎李淳风,参见陛下!”
“哦,将仕郎来了。不知将仕郎所来何事?下朝后找朕可好?”
李世民看到李淳风来了,欣喜不已。所谓的“下朝后找朕”的话也就那么一说,他还真怕李淳风就坡下驴走了。
幸好的是李淳风不但不走,还和李世民说出了一番令朝臣们诧异的话来。
“陛下,臣之所以跑到朝堂上来,非臣所想,而是不得不来。”
“何解?”
“陛下,还记得月前,臣与你说过的紫微星异常,有紫光落于东方之事吗?”
“自然记得,当时你说有神人现世,关乎国运,后来向朕要了百名羽林军往东方寻去了。怎么,有消息了?”
“经臣月余的明察暗访,仔细推算,确实已经确定,臣要找的人!”
“哦,那给朕快快道来!”李世民听了李淳风的话,不敢置信的站了起来。
“陛下,你是想自己知道,还是所有人都知道?”
李世民愣了一下,看了看正在发愣的大臣们一眼“将仕郎李淳风随朕来。任城王、河间郡王,齐国公,宿国公,卫国公,吴国公,翼国公到崇仁殿候驾,退朝!”
“陛下!”魏徵不甘。
李世民理都不理他,袍袖一甩,直接走了。
李世民将李淳风带到朝堂后面问明了情况,顿时惊骇莫名,满脸不敢置信之色。向李淳风再三确认,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觉得可以让其他国公知道,准备将李淳风带到崇仁殿再重复叙述一次。
由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心胸之宽广,乃历朝历代帝王之最。若换作其他帝王,碰到如此怪异的事情,他巴不得自己一个人知道。
李世民坐于宝座上,任城王、河间郡王和各位国公跪坐于殿中两旁,李淳风则盘坐于李世民的宝座左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