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挖过来的男人和李光明一块负责蔬菜基地的大小事,也跟着苏玉春满城跑找棚匠。
苏玉春要建蔬菜大棚用于之后亚运‘洋菜’的供应,亚运会后还可以继续使用,在冬天时哪怕种点最容易成活的黄瓜和番茄,也能吸引市民到北坝村市场消费。
她心目中的蔬菜大棚是后世现代化的玻璃钢蔬菜大棚。在双层玻璃钢之间设置暖光灯来提高温度。
暖光灯可上下调节,平时向下照射供暖,冬天向上翻转融化大棚顶上的积雪。
只要积雪没办法压着大棚顶,那么控温就方便多了。
这玩意只有她说得清楚,所以也只能自己跑一趟。
不过她开着小汽车满城乱逛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棚匠。
首都做蔬菜大棚的棚匠大多都是以前做天棚发家。
天棚也叫凉棚,有很多的棚匠到夏天就包搭拆,包材料一条龙服务,全是手艺人。
可是天棚都是夏天消暑搭的,冬天就没了生意,这些手艺人也接一些蔬菜大棚的活。
能做蔬菜大棚的棚匠做的都是传统的塑料大棚,白天的时候确实能够保温,但晚上增温效果差,还是得用传统的办法,冬天在大棚铺上草苫子。
到时候大雪纷飞,里头也天寒地冻,那种的瓜果蔬菜不都死光了?
棚匠只说用烧煤增温,苏玉春现在的大棚就有,但只是权宜之计,她并不看好。
她只要皱眉头,吃饭不香,喜欢久久发呆,章容先就知妻子心里有事。
往往这时候,他就带人去逛厂甸。
吃晚饭的时候,章容先就暗示媳妇“别吃多了”
他一提,苏玉春就知道。
章廷卿看爸妈眉来眼去就知道晚上有单独节目,唯独章甜烟在一旁不解,妈吃得也不多啊,咱家是落魄了,饭菜也吃不饱了?
晚饭后,招呼儿子洗碗,闺女收碗,两夫妻背着手出门溜达了。
从街头开始走,数不清的书摊,各凭本事吆喝的古玩摊随意看,从街头入眼的小吃认真吃。
今天在海王村公园碰见一小孩提着篮子怯生生的问路人买不买桃子,大桃两毛钱一个。
每回遇到孩子卖东西,两夫妻一般都包圆了让人早点回家。
章容先从裤兜里抖出个网兜。
现在虽然已经有塑料袋,但买菜用提篮,买东西上盒子铺有专门的食盒,平时逛个厂甸带个网兜已经足够,鲜少人用塑料袋装东西。
他拎着兜,苏玉春吃着桃慢悠悠的开逛。
又碰上个卖熟菱角的。
掀开湿布盖着的木箱,看菱角新鲜,苏玉春嘴里的桃就没滋味了。
章容先随手接过啃到一半的桃子,让卖菱角的老汉来六毛钱。
三毛钱有六个,卖菱角的老汉熟练的捧起一张新鲜洗干净的荷叶,用夹剪掉两头的尖角。
逛街的时候,章容先的手腕还兜着一袋子桃子,他力气大,一手捧着荷叶,只有一手就能掰开菱角,递给媳妇白花花的菱角肉时顺便把壳给接回来。
还没走几步又碰见了经常吃的烫面饺的摊。
“一块钱十五个,来一碗?”卖烫面饺的见状妇女一边在面案子上包,一边蒸,低头还不停的问,一点也不耽误干活。
抬头见是熟客,老板娘笑得两眼眯起,熟练的去蒸两笼屉。
她们家的烫面饺香,料就有鲜肉,干菜,鲜虾仁,茴香,胡萝卜和豇豆,白菜,等,都是祖传的手艺。
章容先吃烫面饺的时候,眼神还朝着摊主手上瞧,看摊主怎么捻着竹片挑馅包饺,怎么和的馅。
老板娘问“您回回来这里吃都看,学会了没?”
章容先“要学会了,今天就不会坐在这里。”
老板娘笑的很愉悦,“我们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