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你领导是我侄女,你就是代替她这么招待长辈的?”
“叔,旅馆就在这,你们进去说要住宿,交钱了就行。”
苏家辉也不想再绕弯子。
“你把钱缴了,回头和玉春说一声。”
此时他摆出长辈的派头,俨然是李威的上级。
“叔,花任何一笔钱都得请示公司,我真做不了主。”
打从董钦上故宫拜师修文物后,李威就成了厂子里的二把手。
苏玉春培养他,年终分红分了将近五百块,可就是不把他升成正式职工。
李威也不难受,只要钱给够,是不是正式编制他不在乎。
按照苏玉春的意思忽悠完老苏家后坐上车后绝尘而去。
刚回到蔬菜公司,苏玉春正和牛记者讨论继续投放广告。
“厂长,明儿还不放内容?”李威很不理解,那么大的版面一次就要好几百块,连公司的名字都不署,这不等于白白给报社挣钱么,整个蔬菜公司上下都在讨论着,三天广告费也将近千元了。
苏玉春问“这几天你家关注报纸么?”
“天天买,我阿妈还天天问是咋回事,因为公司有规定不让说,我和阿爸都不敢透露是咱们放的。”
“你阿妈是怎么想的?”
“她怀疑是报社工作失误。”
“那她今儿看报纸是不是更加关注第三版的情况”
李威琢磨了下,还真的是,甚至今儿路过报刊亭后,买《青年》周刊的市民率先翻的就是第三版,
连续三天,苏玉春投放的都是空白的广告,而三天内《青年周刊》也迎来了售卖小高峰,走在路上都能听见有人议论空白报纸,不知道财大气粗的广告商还要投多久的无字广告?
三天足够让每日习惯看报纸的老百姓惦记着,看看明儿报纸的内容有没有惊喜,牛记者告诉苏玉春,明儿的报纸都是加量的。
李威有点琢磨出了,“如果我只是市民,那明儿肯定还会再关注看看。”
这就对了,苏玉春又问牛记者,“平时找你们投放广告的,回投的不多吧。”
牛记者点头赞同,那么多家报刊竞争力大了,老百姓对广告位置向来不上心,顶多扫一眼。
“除非上厕所没事干,我也从来不看广告。”苏玉春笑意吟吟,“那么小的广告位挤着一大堆文字,头都疼。”
李威接话,“咱们勾起了市民的好奇心,之后他们会对咱们的蔬菜公司印象深刻!不过也只是更名而已,用得着?”
苏玉春笑“品牌名也是种营销效应,像提起飞鸽,咱们就知道是自行车,提起凤凰就能想到缝纫机,以后‘玉春’两个字也要成为品牌,只要打出两个字,别人就能知道是干啥的。”
“那都打了三天无内容广告了,明儿是不是该正式揭晓了?”李威问。
“嗯”苏玉春点头,打仗也是一盛二衰三竭,三天足够调起市民的好奇心,不能让老百姓习以为常,是时候该放出点真内容。
牛记者道“那报社写一篇更名告示?”
苏玉春摆摆手“字要越短越好,我要图片。”
隔天清晨,关注《青年周刊》市民们发现第三版多了副连环画,第一幅画的是蔬菜公司员工在简陋的厂房里挑拣蔬菜,焉达达的蔬菜正送往菜市场,第二幅后画风陡然大变,挂着蔬菜公司名牌的制片人正在何农民说话,菜地里是新鲜的大白菜。
第三幅是新鲜的蔬菜运送到蔬菜公司进行分拣,中间商正等在门外,把新鲜的蔬菜运走,然后卖给身后的零售菜贩子。
最后一幅画,玉春蔬菜公司的菜不仅出现在老百姓的桌子上,还出现在飞机里,漫画里只有一句话在家里也能吃上飞机餐。
蔬菜公司管辖的菜场里,提着菜的妇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