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三四十岁的年纪,在官场多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随着杜中宵在北方开疆拓土,大多有自己的认识。在他们的眼里,现在政治非大改不可,不大改不能适应新的局势。而朝中的宰执多没有这种认识,只觉得对外连胜,内部财政充裕,是政治清明的大好时候。这种新旧之间的分裂感,特别强烈。
王珪是翰林学士,中进士后只在地方做过一任通判,而后就是由词臣升到现在。他的眼光,跟朝中大臣一样,对于基层的变化不敏感。杜中宵不一样,一直在外为官,这些改变很多本就出自他的手中,跟其他人能够谈得来。现在入朝做了高官,其他人也觉得他有能力进行改革。
王安石在舒州做了一任通判,又到常州做了一任知州,对地方事务知之甚深。在他眼里,现在的朝廷面对大变,而不思变革,简直是尸位素餐。只是现在他职位不高,也只是说一说而已。
喝得微熏,杜中宵道“官吏制度,本就是为了治理天下百姓。现在天下已经大变,其实也到了应该改的时候。只是呢,执政多不是在这些地方为官,他们对这些也不熟悉。这种事情急不得,现在上下自得其乐,并没有显出乱子来,当然是拖得一时是一时。我们觉得是了不得的事情,在执政者眼里,其实都是小事而已。或许,再等十年,我们中有人做到了执政高位,再改不迟。”
王安石摇头“只怕未必。依我在柏亭监看来,那里现在人口稠密,而且都不种稻麦,全靠从外面买来吃。朝廷管得不严,只怕会出乱子。”
韩宗彦道“确实如此。十万户人家,看京城里面有多少人管着?柏亭监那里,虽有数万人家,却没有相应官员。衙门连编户都难做,还能做些什么!”
十万户人家,在杜中宵的眼里不是大事。不过几十万人而已,后世中原的县,哪个没有?这个年代可不一样,全国人口只有几千万,一个小州就有数万户,外人眼里看着不寻常。特别是那里官吏不足,全靠自治,怎么能够好了?这样的地方可不只是一个柏亭监,只是那里特别突出罢了。
杜中宵初建铁监的时候,因为是朝廷所有,除了工厂里的管理人员,地方上主要靠自治。现在那里不同,出现了大量的私人工厂,管理善,显得非常混乱。
杜中宵点了点头,道“若果真如此,地方上必然有刑案,且看看再说。我初入朝廷为御史,这些年中原的事情不知,还真不知道柏亭监到了这个地步。”
王安石道“那里数万户人家,每年产出的东西无数,岂是容易管的地方?还不只如此,诸如偷税漏税等事,更是所在多有。这三四年间,听说柏亭监那里不知出了多少富户,叶县富丽堂皇,许多人都说不下于京师。这还只是柏亭监一地,加上其他几处铁监,大多都如此。”
现在的工业发展,是以铁路为核心,大力发展煤钢产业。大的工厂为朝廷所有,小企业则是变地开花,即有官办的,也有民营的,各种各样的所有制形式。
这是一个发展快速,各种各样的产业野蛮生长的时期。朝廷的法律、制度第一次面对,很多地方都跟不上形势,什么样的情况都会出现。便如柏亭监,工厂过多,原来的行会制度已经崩溃,发生纠纷告到衙门,衙门没有那么多精力,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私了机构,夺去了衙门权力。
杜中宵听着他们议论当地形势,觉得确实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以柏亭监来看,建立新的制度,包括新的经济、财会制度,已经势在必行。不过自己只是御史中丞,还管不到这些。
韩宗彦道“其实何止是柏亭监一地。相州同样有铁监,只是学着柏亭监建起来,还没有发展得那么快。这些年来,河东路许多州郡的人都跑到那里,现在也是人口稠密,各种事情丛出不穷。莱芜和徐州因为发展更晚,现在还没有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