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争分夺秒(2 / 3)

组所有人都集合起来,再通知秦伟,让他联系市局警保处,现在申请出动两辆警车,你再联系市局的刘法医,让她一起跟着去现场。”吕方迅速的部署完任务,转头看着宫永涛,用目光询问他要不要一起去。

宫永涛微微一笑,说道,“快走吧,别再耽误事。”

梁振国魂不守舍的躺在宿舍的床上,端详着手中这本牛皮纸小册子,心想着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真是有些过够了,当初一时脑热接受了现在这个任务,没想到深陷其中,彻底无法摆脱了。

梁振国的父母当初是民国政府公派出国的留学生,没想到在国外还没有毕业,国民党就被共产党打败,随后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新中国。他们这一批留学生共有十二人,学的都是物理学和数学。新中国建立后,总理多次通过外交渠道向这批留学生传达了希望他们能够在完成学业后,尽快回到新中国,帮助国家搞建设的愿望。

梁振国的父母是首批回国的留学生,得到了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被寄予了厚望。之后,他们被安排进入京都科技大学,梁振国的父亲牵头组建了数学系,母亲牵头组建了物理系。

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京都科技大学的数学系和物理系,培养出一大批专家和学者,在祖国各条科技战线上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那场运动的开始,梁振国父母这一批有留学经历的教授都遭到了迫害,纷纷被扣上了反革命的大帽子,梁振国父母都被下放到了东北的某农场。

好在当时那个偏远的东北农场民风淳朴,并未完全受到运动的影响,农场负责的干部们对待这两位从大城市来的教授还是十分尊敬和客气,没有让他们从事过多的体力劳动,而是希望他们能够给农场附近村民的孩子们上上课,传授一些知识。

梁振国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生的,从小的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没有遭多少罪。梁振国遗传了他父母的优秀基因,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智力,他的父母也希望有朝一日,梁振国能够凭借一技之长,彻底走出这里,完成他们二人未竟的事业。

终于,那场持续十年之久的运动结束了,紧接着国家恢复了高考,梁振国参加了第一次高考,取得了数学一百分、物理一百分、语文九十分的优秀成绩。然而,由于梁振国父母反革命的帽子没有摘掉,他没有通过政审,几乎是与大学失之交臂。

就在那个时候,有两个国安局的人专程来到了东北这个农场,跟梁振国的父母进行了一次长谈。谈话的内容就是国安局可以帮助梁振国父母进行平反,同时安排他们返回京都科技大学继续任教,唯一的条件就是梁振国必须成为国安局的“钉子”。

当梁振国父母询问为什么选中他们的儿子时,国安局来人的答复是,他们看中了梁振国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功底,以及他们二人留学的经历,这些都可以很好的掩盖梁振国的“钉子”身份。当问到梁振国具体执行什么任务时,国安局来人的答复只有两个字,“等待”。

就这样,梁振国摇身一变,成为了国安局的“钉子”,并被安排进入纽赖德生物制药研究所,从事数据分析工作。梁振国的父母同时也得到了平反,恢复了所有正常的身份和权益。

梁振国在研究所工作的前一年时间里,有时还会神经兮兮,随时等待着“组织的任务”。然而,当他工作两年后,依然没有任何风吹草动,他觉得可能任务已经完成了,不需要他了,梁振国慢慢的放松下来,对他的“钉子”身份也渐渐淡化了。

就在一年多前的一个晚上,研究所人保部部员段鹏,突然敲开了梁振国宿舍的门。面对这个身份敏感的研究所同事,梁振国一时间有些紧张和慌神,生怕自己“钉子”的身份暴露,遭到研究所的调查。然而,令梁振国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一直苦苦执行的“等待”任务,以这样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