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这就是苛政的危害性。
我们法学院书本上有一个案例,说二十年前一个青皮流氓喝了酒,耍流氓摸了一个妇人,这种行为按照当年的大明律呢判了死刑,这个青皮后来就掉回了头,闯进妇人家里,不仅奸淫了这个妇人还将其杀害。
被抓捕后,青皮就说,横竖都已是个死路一条,倒不如做绝来的省心不亏,而且把人杀了,说不定还能逃掉,侥幸着希望无法被抓获。
这在当年引起了一种反思,律法过于苛刻,到底是对犯罪的惩罚还是反而成为犯罪的错误刺激。”
“咱们不说这些。”
眼瞅着在说下去要跑题,朱文圻抬手喊停:“律法方面的问题咱们不去讨论,也没有讨论的必要。
秦朝的法律如何跟咱们没有什么关系,只说陈胜起义之事。
陈胜起义是因为没路可走,那么他如果想要击杀看押他们的官兵,需要怎么办?”
问出这个问题,朱文圻看向了靳毅。
后者回了一句:“找其他一样耽误了工期的劳役做帮手。”
“没错。”朱文圻在陈胜的名字下划了两道斜线,分别写上了劳役和官兵两个名词。
“劳役是谁,是吴广、是其他人,而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陈胜需要去团结的朋友!
官兵是谁,是陈胜和一众劳役需要反抗和击败的敌人。”
大家伙都在这一刻接了一句话:“《建文大典》政治卷第一篇,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刻都要弄明白,谁是我们的朋友,谁又是我们的敌人!”
“说对了。”
朱文圻看着面板,将劳役和官兵两个词各画上一个圈,在旁边分别写下‘朋友’和‘敌人’两个词。
“陈胜知道应该团结哪些人来做自己的朋友,并且明确的告知自己的朋友,哪些是他们的敌人,于是,这群劳役成功的凭借人数优势,杀死了这群看押他们的官兵,逃脱出去,成为了自由身,也成为了反贼。
这个阶段,我将陈胜这一群人称为起义运动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陈胜他们是成功还是失败?
结果显而易见,他们成功了。
因为他们当时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推翻秦王朝,更不可能是为了打进咸阳做皇帝,他们只是想要活下去,不会如此早的接受到法律的审判最终走向断头台。
而这个初始阶段的成功胜利的因素是什么?
是陈胜搞明白了敌我的身份立场,团结了应该团结的人,打倒了应该打倒的人。”
这个初始阶段对任何人来说都不算什么高深的学科,因为陈胜除了团结那些跟他一样身份的劳役,总不能去团结官兵吧。
但朱文圻之所以要着重讲一遍,这就是一种严谨的态度,一点一点的来分析。
“在取得初步阶段的胜利之后,陈胜下一步的目的又是什么?
是隐姓埋名逃进乡野之间活下去,还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搞出更大的动静来?
显然,陈胜选择了第二条路,因为他已经将自己视为一个反贼了,反贼做到头,那就是统御天地的皇帝。
这个阶段,我称之为起义运动的壮大阶段,而在这个阶段,陈胜需要做的事是什么?
毫无疑问,那就是继续扩张自己的势力,让自己拥有和秦王朝平反军队正面抗衡的力量,而想要扩张自己的势力,陈胜应该怎么做?”
靳毅应了一句:“陈胜说了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没错!”
朱文圻重重的一拍面板:“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大家都懂,我就不做解读,只说这句话除却鼓舞人心之外的其他功效。
那就是明确本方势力接下来行动的朋友和敌人。
谁是起义势力的敌人?王侯将相!
谁又是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