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大了。
做丞相是为人臣的毕生理想,但掌控一个如此巨大的国家做丞相,那其中真的是冷暖自知。
面对着杨士奇的抱怨,朱允炆笑了,起身拾级而下,坐到了杨士奇的身边,近距离的笑话道。
“朕还当阁老是因为什么原因才坚持致仕呢,原来这么一件事,不知道该怎么花钱算什么棘手的难题,朕让莫成去搭了一个科学院,那地方烧钱烧的最狠,不知道怎么花,就把预算扔进去烧呗。”
杨士奇苦笑,知道这是朱允炆随便给出的一个玩笑主意。
“朕知道阁老在想什么。”
朱允炆拍了拍杨士奇的小臂:“说实话,朕很多时候也累,不知道能够引领我大明走到哪一步,又或者还能不能领的动。
但天下七千多万百姓相信朕可以做到,也都在等着朕做到,朕不敢停啊,阁老不仅仅是朕的肱骨大臣,也是大明社稷的栋梁之才。
就当为了天下的百姓,阁老再做几年吧,等三五结束之后,阁老再退。”
皇帝都把社稷苍生搬了出来做挽留,杨士奇犹豫再三,还是艰难开口婉拒:“陛下隆恩厚爱,臣愧不敢当,但臣确实常感能力有限。”
“改革不能激进,这话当年还是阁老您给朕说的。”
朱允炆突然开口,替杨士奇回忆道:“十五年前,朕上位之初,欲大刀阔斧改革朝政、地方,阁老您给朕写了一道劝本,痛陈利弊把朕拦了下来。
今天,我大明虽然日新月异,但改革还是不应激进,一切求稳,天下没人比阁老你更适合坐宫文华。
夏元吉是财政一把好手,他不适合做首辅,若是高炽做首辅,四叔一定会退,朕马上要跟帖木儿开战,四叔不能离开。
解大绅朕就不提了,水平太差。
其他还有谁能补进内阁做首辅呢?
许不忌倒是甚通朕心,但他比朕还激进,他要是做了内阁首辅,朕都怕三五年之后这江山,连朕自己都看不懂了。
严震直再过两年岁数就要到线退了,也不能选擢,思来想去,阁老再辛苦辛苦吧,给个几年时间等朕为阁老选好接棒者。”
话让朱允炆说到这个份上,杨士奇彻底没了脾气,感动的站起身,深揖一礼:“臣,必不敢辜负圣恩。”
总算是把杨士奇留了下来,朱允炆的心情也是极其复杂,起身扶起杨士奇,郑重道:“卿不负朕,朕不负卿。”
安抚住了杨士奇之后,朱允炆便开口询问道。
“朕打算将解缙调离内阁,加封其为翰林院首席院士,领正一品衔,专司领导《建文大典》、《建文实录》等著编修总裁的工作。
成立大明繁荣民生生产指导署,原陕甘退耕督办专员的邝奕和来做署理大臣,应天府尹王雨森任署理副大臣兼任应天府尹,两人分别为正二品和从二品衔。
吏部尚书许不忌升任大学士,仍兼吏部尚书职务,阁老意下如何?”
为了给杨士奇寻找接班人,大明的政治体系要面变动,官员的提拔安排也要提上日程。
大家排队上位,一步步锻炼提拔。
杨士奇思忖了一阵,点头:“可行,许不忌和王雨森的能力朝堂有目共睹,如此提拔合乎情理。”
“那便如此定了吧。”
说做就做,朱允炆当即就喝了一声拟诏,将这几道人事任命定了下来。
如此一番妥当安排之后,杨士奇也算踏实了下来,告辞离开。
目送着杨士奇离开,朱允炆摇头叹了口气,还是双喜问了一句。
“杨阁老致仕辞呈,且允且不允,陛下何故叹气。”
“朕叹的是杨士奇心思太重了。”
朱允炆甩头苦笑:“他既怕朕,又怕他自己,真是江湖越老胆子越小,早不是当年那个激进大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