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草草成了亲,后来臣从征西北,妻儿就放在了西安安顿,今日一并带了回来。”
一听朱高煦娶了个蒙古姑娘,朱棣当时就要发飙,被朱允炆拦了下来。
“你看你,难怪高煦不愿意告诉你,眼下孩子都有了,四叔你还打算拆散人家不成?”
三十多岁的成年男人了,总不能一辈子打光棍吧。
“过些日子,朕让皇后再给高煦寻一门亲做正妻不就结了。”
安抚下朱棣,朱允炆招呼几人落座,以朱家家主的身份和态度关心着朱高煦的私事:“你刚才说到妻儿,几个孩子,多大了,都叫什么名字。”
一听这家长里短的事,朱棣也上了心,怎么说那也是自己的孙子。
“一儿一女,儿子三岁半,闺女五岁。”
朱高煦嘿嘿傻笑:“咱家排瞻字,走土,正巧赶上臣守边疆地界,就给儿子取了个圻字,叫朱瞻圻。”
朱瞻圻,这不跟二皇子重了名?
这下朱棣那是彻底炸了毛,指着朱高煦的鼻子就骂:“好你个混账东西,避尊者讳的规矩都不懂吗?”
朱高煦起初还有些发懵,而这句避尊者讳算是让他一下回过神来。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光顾着开心了,哪有功夫去想皇帝儿子叫什么名字啊。
刚想告罪,就听到朱允炆的话。
“四叔,你就不能安静点,高煦好容易那么多年回来,刚才还抱头痛哭,现在就连吵带骂的,回头见不到了又自己偷摸想,图个什么劲。”
不给朱棣开口的机会,朱允炆就摆手:“左右一个名字,啥避尊者讳啊,我大明七千多万百姓,名字来带允、带文的还少了吗,改掉?
更离谱的,就是还有很多人先有的名字,就为了一句避尊者讳不得不改,这不讲道理了。”
不说天下,单说朝中因为避朱允炆名讳而改名的就不在少数,最出名的就是徐辉祖。
人家原名徐允恭叫了多少年,结果朱允炆一落生,冲了个允字,不得不改。
太祖跟徐达说,干脆以后改叫辉祖吧,光宗耀祖之意也挺好。
把名字这种芝麻蒜皮的小事给忽略过去,朱允炆笑话了朱高煦一句。
“才三岁半?你这可是有点晚了,看看你大哥家的瞻基,今年都十四了,再过两年都能结婚生子咯。四叔,六叔,话说时间过得可真快啊,小瞻基百日的时候朕还跟皇后一道喊高炽吃饭,当时皇后还给瞻基一把长命锁。
今日朕这一开口,瞻基竟然已经十四岁,是个大小伙子了,呵呵,朕没觉得自己老,倒是让这些孩子追老了。”
说道这里,朱允炆摇头苦笑,诉起家长里短来:“文奎都十六了,前几个月皇后是天天在朕耳边唠叨文奎的婚事,朕没辙啊,打算今年过罢年,就把文奎打发到凤阳当知府去,等回来了再说。”
几个大老爷们,一个皇帝,三个军中将帅,不聊国家军机,反倒是在这里大谈家私。
“陛下不说,臣还未曾发现,今日怎么未见文奎。”
朱桢左右转头:“文奎不是住在这的吗?”
“去年就搬出去啦,现在文圻在这乾清宫跟朕住,不过他去上学了,还没回来。”
朱允炆解释道:“文奎是小伙子了,不能住在宫里,朕让他搬去当年朕的潜邸了。”
十六岁,正是青春期性萌动的岁数,宫里宫娥太多,马恩慧怕出了丑闻,主动提出把朱文奎赶出皇宫去。
宫外宅邸,更是一个侍女都不给配。
对此朱允炆还有些不乐意,这就防的有些太狠。
“皇后太过操心了,要是有能让文奎看上眼的,娶了便是,这样诞育子嗣,朕当爷爷你当奶奶,咱俩也能体验一把抱孙子的乐趣。”
对朱允炆这种回答,马恩慧哪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