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充分维护自耕农的利益,确保朝廷的财源充裕。
此次郑州之行,李中易总共单独召见了七名官吏,并把他们的名字都记在了小白本上。
和以往的王朝十分轻视吏员不同,李中易批准的新学进士,都是从吏员开始做起。
宰辅必发于州县,州县必始于吏员。
不从基层吏员开始做起,怎么知道底层百姓的情弊?
通俗的说,李中易要干的事,其实是从世袭的州县胥吏手中,一步步的拿回吏权。
帅船重新启航后,转入黄河,顺流直下,速度就快得多了。
李中易每到一个大州大县,或是大府,都会有意识的停留一、两天。
把在郑州做过的事情,换了题目,各做一遍。
天下大事,治官治吏,为第一要务,没有之一。
三个月后,李中易的帅船,才抵达了黄河入海口的滨州。
海运的好处,现在已经深入人心了。
从开封运兵、运物资到幽州,走海路比走陆路的优势,大得实在是太多了。
走海路,不仅速度快,运量大,成本低。而且,战士们也不疲惫,下船就可以参加战斗。
滨州,是黄河水师和近海水师共同的基地。滨州造船厂,是除了明州造船厂、开封造船厂之外,第三大的造船厂。
巧合的是,从古印度殖民的大船队,也回来了,正在陆续靠岸。
李中易背着手,立于码头上,嘴角噙着笑意,默默的注视着一艘艘高大威猛的大海船,缓缓的靠岸。
朝廷的资源,其实是有限的。海外的殖民,必须要激发民间资本和权贵资本。
资本都是逐利的。海外的奴隶贸易,粮食贸易,丝绸贸易,茶叶贸易,瓷器贸易,让殖民者们赚得钵满盆满。
更重要的是,只要自己靠本事占住的地盘,就永远都是自己的地盘了。
这就意味着,殖民者的子孙们,也可以跟着享受到海外殖民的巨大红利。
以前,是李中易用力的推着大家去殖民,现在则是大家哭着喊着要加入到殖民队伍之中。
没有搭上头班车的权贵们,其实有一些,已经偷偷的开始造船,打算跟着正经的队伍,一起去发财。
小造船厂的动静,怎么可能瞒得过李中易的眼睛呢?
还要不要契约精神了?
李中易现在不计较,是想等船造好了,蒙混过关出海的时候,再一网成擒,连人带货带船,一起没收了。
华夏民族上千年的历史,除了秦汉两朝遵守军功授爵的契约精神之外,别的朝代都是朝令夕改,视朝廷承诺如同擦屁股的纸一般。
李中易心里有数,如今的社会结构,决定了,并无彻底法治化的基础。
比如说,所谓的国会也好,议会也罢,即使李中易强行推了,等他一死,也肯定会回归人治的轨道。
千年的皇朝历史,皇帝手里的权势,是越来越大的。相应的,相权其实是逐渐萎缩的。
这个是人性决定的,哪个皇帝乐意被人约束了手里的权柄?
和纯粹的议会制相比,李中易更倾向李家坡的那种模式。
整个东亚地区,都有威权主义的雄厚基础。
父死子继。但是,社会的游戏规则,普遍有法可依,皇族也约束自己的欲望,不贪太多非分之礼。
李中易早早的就把钱庄垄断进了怀中,这里头的利益简直是大极了,足够他的皇帝儿子挥霍的。
另外,钱庄的皇有化,才能够避免大肆的印钱,无节制的印钱。因为,这么干的后果是,极大的损害了后任皇帝们的利益。
历史上,不管是宋朝的交子,还是明朝的宝钞